金秋開學季,又見助學行。不過,這次大武口區總工會發起的助學活動與往年有所不同。
8月27日下午,石嘴山市大武口區總工會攜手20名困難職工及其子女代表,走入星海鎮隆惠村香菇種植基地,共同踏上了“鄉村振興與文化啟迪攜手愛心助學行動”的研學之旅。邊走邊看、邊學邊想,從食用菌的種類識別到生長環境的探索,從了解菌菇營養價值到親身參與毒蘑菇識別科普環節,受助學子們在這趟研學之行中,第一次近距離感受到了科技在現代農業種植中的獨特魅力,也在實踐學習中進一步加深了對鄉村全面振興的理解與期待。正如其中一位大學生所說,“工會給予的助學金緩解了經濟壓力,也讓我切身感受到黨委政府和工會組織的關心關愛”,這趟研學之旅也促使其“堅定理想信念,勵志求學,盡其所能回報家鄉”,讓他能“在這個收獲的季節里,收獲了希望,也收獲了力量”。
愛心助學,溫暖同行。一個小小的善舉,往往能改變一個寒門學子的命運;噴涌而出的溫暖,更會點燃眾多貧困家庭的希望。大武口區總工會盡己能、履己責,用持續的幫扶傳遞愛心,用點滴的關愛澆筑希望,既托舉起了那些身處困難中的孩子們的“詩與遠方”,也激勵著他們鼓滿理想風帆、樹立“鴻鵠之志”,不放棄、不拋棄,在人生的征程上綻放青春。
送錢送物是善意的表達,但愛心助學不應局限于此,除了物質方面的資助,還需文化、精神等領域的幫扶。畢竟,“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”,依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狀況,在“扶一程、拉一把”中突出“授人以魚”、改變困難境遇是其一,但更為重要的是“授之以漁”,通過幫扶給予他們拼搏奮斗的信心和希望。比如,像大武口區工會這樣,通過實踐研學,讓學子們發現科創的趣味,激發內心的向往;又或者,舉辦一場勵志報告會,分享身邊寒門學子的奮斗故事,激勵學生以“陽光心態”走好成才之路;再或者,開展心理講座,強化困境學生的心理疏導與人文關懷,等等。只有多措并舉、多管齊下,既加大工會、婦聯等群團組織的幫扶力度,也發揮社會專業團體的作用,兜牢筑好廣覆蓋、全領域的助學網絡,才能讓更多困境學子切實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,引領他們走向更好的“詩與遠方”。(寧夏新聞網特約網評員 嚴霜劍)